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妈妈为六七月大儿子 看学区房不上班

新沂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5-06-01 10:23

因为接近小学报名日,这些天人们谈论多的,除了股市,就是

这两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总是摇摇晃晃,在红绿色的数字变化间分配财富;另一个看起来稳当多了,似乎只要一拥有,就马上能送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其实,事实并不尽然,在明眼人看来,虽然钱花出去了,重点学校也上了,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就能考上好的大学,就能接近成功了。

然而仍然炙手可热,眼下,事情只要和孩子的未来一沾边,家长们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

围绕着的情感是复杂的,有人欢喜,有人恼怒,有人无奈,有人因之疲惫不堪,有人因之欣喜若狂。不知不觉间,这个人造的概念已经跟着中国人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

失眠、暴瘦,借遍亲戚朋友 只为买一处

4天前,童艾(化名)终于拿到了房产证,一家人的户口也迁入了南京汉中门大街附近的一处内。这让她悬了几年的心,终于安稳地放下了。回望过去两个月艰辛的买房路,她向现代快报记者坦言,“没觉得自己厉害,只觉得很疲惫。”

儿子六七个月时就开始考虑买

今年30岁出头的童艾,有着一个5岁大的可爱儿子,今年上中班,这个孩子,成了童艾生命的全部。

“我从他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买,一岁时,就决定要去买了。”童艾的计划并不算“超前”,她周围,孩子两三岁时才考虑买的,已经算晚。

当时,童艾和丈夫已经看好了力学小学附近的一套房子。“我单位和家都在北京西路附近,因此考虑是鼓楼的。和很多其他家长不一样,我选择的标准不是总价低,而是每平米的单价低。”童艾的考虑是,面积小的房子单价高,不划算,加上很快孩子长大了,空间太小也不太好。因此她将目标放在了中的“大户型”上—8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

当初看好的房子,就在小学一公里范围内附近,在排除了两三套房子后,这处房子每平米两万一千元的价格,让她觉得还算能接受,“关键是比周围的大多数房子的房龄要短,装修也稍微好点,打算做个过渡,以后也好出手。”不过,因为终没有和家人的想法达成一致,当时没有买成。

之后,因为家里一些事情,一耽搁就是三四年。直到今年4月,意识到儿子明年就要上小学的童艾,再次开始急匆匆地看起来。

“今年看,更波折了。”童艾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房主坐地起价瞬间涨了25万

4月初,她从淘宝上的司法拍卖上看到拉萨路小学本部附近的一处,这里的价格基本是市场的7折。“记得起拍价是234万,房子是100平方米。”童艾坦言,她其实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可为了儿子,只得拼命,“买不起也得买。”开拍前,她已经提前向家人、同事借好了钱,就等着一旦拍到,立即付款办过户。拍卖当天,她咬着牙一直将价格喊到260万,终还是无奈放弃,“人家后263万拍到手了,其实,260万已 出我的极限了。”尽管难以承受,但童艾还是觉得这个价格很划算,“这个房子在附近属于比较新的小区了,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了五六十万。”

4月17日拍卖结束,没有拍到房的童艾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己的选房

她首先关注的是广州路附近的一所重点小学房子。“看了一家是87平方米,房主原本报价两万五一平方,我觉得还能接受,哪知道到了房主那儿,他坐地起价,一下涨了25万。”房主的理由是,他推测这里将会有一个重点初中搬过来,没准几年后这里会成为双学区。

房主态度的大转变让童艾噎住了。几番沟通不成,加上听说这所小学有需要提前3年落户的条件,她选择放弃。

第二站,童艾转战鼓楼区一所重点中学附近的房子,她觉得对男孩来说,初中比小学更重要。“跑去看好了一处230万的房子,和房主谈得挺好,打算晚上再约一下谈价格。结果下午对方一个电话打来,告诉我房子已经卖掉了。”房主的失信,让童艾气不打一处来。

第三站,是离童艾单位很近的一所名校,这附近很多小区都属于双学区。然而,复杂的政策,让童艾差点蒙圈。“简单来说,同一个马路的房子有可能属于3个初中,就算买到其中几栋划到重点初中的房子,终小孩还不一定能上,得去分校。”

她放弃工作 开始全天奔波看房

因为涉及双学区,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有的房子,正在上学的户主的孩子占了初中学额,我的孩子就不一定能有小学的学额。”而对于这个问题,童艾反反复复咨询了学校和教育部门好几遍,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同的回复。

因为担心学额被占用,儿子上不成学,这房子也被童艾放弃了。

眼见着五一快到了,她有些慌神。“实在不行,上民办。”研究了一番她才发现,民办学校的费用高,而且入学题目也很难,她纠结了几天,不得不放弃,再转回寻找上公办学校的机会。

此时,童艾已经有些绝望了。“鼓楼区的几乎被我看完了。”她说,一开始,自己还只是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看房,到了后来,几乎不上班,全天看房。每天的奔波劳碌,加上和卖方的“博弈”,让她身心俱疲。“当时已经打算放弃了,好在周围一群一起看房的朋友一直在鼓励我。”

得益于童艾的坚持,她终于看到了曙光。在看房过程中,她无意中发现了汉中门大街附近一所重点小学的。“房子很方正,两个房间朝南,房主的小孩正在读五年级,正好明年毕业。”童艾说,为了确定儿子明年能否使用这个学额,她往学校和教育局打了三天电话,换了不同的工作人员询问,终得到了肯定答案,这才敢终出手。而70多平米、两百一十多万的总价,也让她觉得还算可以接受。

用了两天时间,童艾再次向周围亲戚、朋友、同事借了个遍,终筹得全款,一瘸一拐地交给房主—这周一,因为买房的事着急,她一脚踹上家里的木头门上,直接骨折。尽管如此,她还是咬牙将后续手续迅速办完,这周三,她终于将房产证拿到手。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无助时想把老家的房子都卖了

“等过完年住进去,听说那时候学校才会开始家访。”童艾说,等孩子毕业了,这套房子她打算先住着,以后如果要钱再卖掉。

“没觉得自己厉害,只觉得很疲惫。”两个月内,童艾跑遍鼓楼区较好的学区,看房子,和学校的孩子、家长聊天,了解学校的状况。她把附近重点小学的家长群加了个遍,每个学校加3个群,“广州路附近的一所小学,加了个2013年入学的群,他们的孩子已在学校了,可以了解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整体状况;加了个2015年的群,他们对今年的政策可能更清楚,没准还有内部消息;还加了个2016年的群,大家可以抱团取暖。”

从5月开始,童艾整夜整夜失眠,一个月不到暴瘦了5斤。她说在无助的时候,曾想过把妈妈和姐姐在老家的房子都卖了凑钱买,然后让她们住自己家,“当时实在没办法了,很心酸。”

而她只是买房大军中普通的一员。童艾说,自己见到的三个房主都是为了孩子的户口,办了假离婚;她也遇到过坐拥城东北有8套拆迁安置房的工薪家庭的单亲爸爸,为了孩子,打算卖掉4套,换套鼓楼名校的

“很多爸妈说,我们没法一直保护孩子走下去,只能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而我不是这么淡定的人。”童艾希望儿子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不留遗憾。“小学,就是他的步。”

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很难说,但对于任何一个拥有或者想要购买的人来说,这个房子就是家庭的中心,是成就孩子未来的地方。

因为政策变化 她的房子一夜变成了

3年前,在南京工作的29岁东北女孩徐玲(化名),就已经给自己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当时的考虑是,反正单身,买房还的房贷和每月租金差不多,就买一套自己住住。可无心插柳柳成荫,近宣布的秦淮区小学调整,使得她位于中山东路小区的房子一下变成了传说中的“”。

徐玲买的房子,是这片老小区里的小户型,3米高的层高,41平米的面积,平均每平方米1.4万,当时总花费接近60万。她觉得很满意,“完美的单身公寓。”和她一起买房的好友,则挑选了附近三条巷一处房子,同样是小户型

当时还没有结婚的徐玲说,她买房的理由是,能保值,以后可以住、也可以租、也可以卖,算是个好投资,比租房子的状态划算多了。

原本只为了买房保值,可没想到,一夜之间,徐玲和朋友的房子,都成了她们原本望尘莫及的“”。“一开始说学校要调整时,我们俩都没在意,后来讨论的人多了,我们才发现,原来和自己有关系。”她们小区原本对应的三条巷小学,这次和名校五老村小学合并,成为“联合办学”模式的试点。

“当时真的没考虑学区,只觉得地段还好,现在感觉是‘天上掉馅饼’。”

如今在二手房网站上,不少“中山东路小区”的房子描述都被刚刚更新过,前面加上了“五老村学区”的字样,价格也一跃涨到了一万七八,甚至有卖家报出了两万元的价格。

得知消息的当天,徐玲就和好友出去撮了一顿,“始料未及的大礼包。”不过这之外,对于都是刚刚结婚、没急着要小孩的两人来说,并没有过多的惊喜。“也许过几年,我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激动。”

五老村小学和三条巷小学合并的消息,已经对二手房市场带来影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之前,五老村小学价格比三条巷小学对应的价格贵了五六千元。昨天,个别三条巷小学学区的二手房已经“跳价”,但大多数房主仍然没有的动作。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两个学校的价差有望逐渐拉平。

买了 生活品质难保证,但还是得买

北京西路附近的一个小区建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5层的层高和梧桐掩映下的灰色外墙,都透露着某种时代印记。这几乎是南京房屋单价高的地方。

点开南京火热的房屋交易网站,输入关键词学区,再按单价排列,这里的房子总能名列前茅。现代快报记者点开某个50平方米,总价超过300万的,拨打了网页上中介的电话。

“要看房,得下周来了,这周都排满了。”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眼瞅着6月了,你怎么才来看房啊。要不干脆直接定了吧,晚了就被别人抢走了。”

中介有理由“傲娇”,因为这里的供不应求的,实际上,在这些老旧的小区里,挤了无数宁肯放弃豪宅也要来住的家长和孩子。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哪肯来住这啊,每天找车位得找个半天。”南京某公司的管理人员张骏(化名)骑在梯子上,正修理着头顶的灯泡,数千元的衬衫胡乱卷着,上面抹着一道道灰尘,“我得赶紧修,昨天儿子就在楼梯上滑了一跤。”

两年前,张骏一家可不住在这里,他在奥体附近有一处房子,近200平方米,大平层。大的一个房间给了儿子,光玩具就堆满了30个平方米。“现在,客厅还没30个平方米呢,一张宽大点的沙发都放不下。”

为了让儿子上南京好的小学,张骏又花了近300万元买下了这个只有60平米左右的房子,刚搬进来,儿子就发了飙,“他叫嚷着要回去,这里连兵人大战都玩不起来。”

不过,为了上学,张骏一家子只好在这蜗居下来。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首先是我们两口子上班,我们上班的地方都在奥体,每天开车出门,路上得堵半个。”张骏掰着指头算,“第二,每天找车位得多找一个。”

与时间成本比起来,张骏付出的金钱成本已经不算什么了。

“买的钱倒不算什么,因为等儿子小学毕业,我再把房子一卖,肯定不会赔。”张骏说。

跟着外婆上名校 孩子成了城里的“留守儿童”

近一段时间,南京市民李女士的心情糟透了。

“我女儿跟我越来越陌生了,我在考虑,要不干脆辞职,去陪她读书。”李女士说,为了让女儿上个好的小学,原本住在江宁的她,斥资在鼓楼区买了一套40平方米的

这套房子实在是太小了,而且李女士也没空一直陪在女儿身边,只好让自己的母亲留在里照顾女儿。“我们一般周末去看看她,因为过来一趟实在是不容易,开车就得近1个。”

然而,因为生活的间隔,造成女儿和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

“她很怕我们,有时候我们说一句,她就特别惶恐,很少跟我们撒娇打闹,有时候回江宁住一天,晚上,她还是闹着要回外婆身边。”李女士偷偷去咨询了心理医生。“人家说,这是因为远离父母的原因,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搬到一起去住。”

“要是再不行,我就辞职。”李女士坚定地说。

孩子的日后成功 与是否买无关

由来已久,甚至在几十年前,中国就有了“就近入学”的教育原则。但在过去很长久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对于的渴求,从未像现在这么强烈。

“我们候也说就近入学,但总有变通,比如说,我一位同学就是因为给学校送了一组煤气包就进了学校,连借读费、赞助费都没交。”35岁的杨刚(化名)说。

的一步步收紧,来源于教育政策的变化。

2015年5月26日,南京公布了“严格”的入学方针,“严控择校、就近入学”的政策,让进一步走俏。

实际上,早有专家指出,造成怪象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要走出“”怪圈,需要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强对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培训和建设,通过与名校共建、教师轮岗等方式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能力。同时,应取消学校排名等一些容易误导家长择校的评比,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指出原因简单,但要解决问题很困难,,早就成了复杂中国的一部分,而且,它也开始改变教育本身。

刘长铭是北京四中校长,政协委员,曾被称为“牛的中学校长”。他的演讲《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刷爆了朋友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长铭称,老师、校长也是的受害者。

“我们把现在的社会看得过于竞争化,社会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残酷,每个人都可以开辟新的领域。中国人太喜欢把同一个性质的东西做比较。很多教育者为了高出一个百分点的升学率,失掉了老师的时间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把生活窄化了,失去了很多幸福。”刘长铭说,“家长追逐完全没有必要,过于盲目。我每次给别人上课都会现场做问卷调查,数据证明人后来的发展和你上不上重点小学、重点初中没有任何相关性。热也来自一些商业机构、学校的炒作,这种炒作破坏了教育的生态,老师、校长也是受害者,一天到晚追逐这些,教育者的生活、职业性都会受影响。”

刘长铭认为,读什么学校,其实远不如家庭教育重要。好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对他的影响,“现在的家长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教育上,而忽略了他们在孩子身边担负的角色,他们其实应该在人格和精神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返回新沂房天下//xinyi.fang.com/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